白宫拒绝就韩国是否应该向乌克兰运送炮弹发表评论
1
2025-09-27
这位新加坡显贵脸色铁青。水獭又盯上了他珍爱的锦鲤。它们游到运河上游,滑过他的篱笆,跳进他的池塘。每条鱼只咬一口,它们留下了毁灭的痕迹。对于这个世界上人口第二稠密的国家(仅次于摩纳哥)来说,这位贵族的损失代表着一种显著的收获。南亚和东南亚的光滑水獭是一种受威胁的物种,在20世纪70年代从新加坡消失,当时快速的经济增长优先于其他一切,新加坡的水道被垃圾堵塞。
但清理水道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鱼回来了,1998年,水獭也回来了。起初,他们停留在新加坡相对欠发达的北部海岸。然后传播开来。2016年,一个出现在市中心旅游区中心的水獭家族被新加坡人选为当年的国徽。今天,你可以在这个城市国家著名的植物园、克拉克码头酒吧和东海岸遇见水獭。
其他的成功是值得骄傲的,尤其是两只令人惊叹的鸟。蓝冠挂鹦鹉曾经濒临灭绝,但现在已经大量回归。东方斑犀鸟(如图)有着非凡的象牙外壳,在当地已经灭绝了一个世纪。现在一对犀鸟在记者的窗外觅食。
在一个拥有560万人口的大都市,国家公园委员会的保护负责人Lim Liang Jim说,优先考虑的是保护或重建自然栖息地,以及用走廊连接自然空间,让物种移动和传播。以前被混凝土覆盖的河岸的自然恢复帮助了水獭。以前通往马来西亚的铁路现在是一条“绿色走廊”,潮湿的边缘满是昆虫、青蛙和水鸡。高速公路两侧和中央边缘的植被使小型动物能够更安全地移动。
然而,最近的成功是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物种急剧减少和栖息地丧失的背景下取得的。当野生物种与人类碰撞时,头痛就会出现。9月10日,一只马来亚貘——一种重达560公斤的濒临灭绝的食草动物——游到新加坡,从警觉的骑自行车的人和早起的步行者身边轰鸣而过。新加坡想要野生,但并不总是以动物为条件。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